新聞動態 NEWSDYNAMIC
當前位置:新聞動態 >
人行索橋的類型
人行索橋的類型 發布時間:2017-02-11 瀏覽次數:1681
我國人行索橋按結構體系分主要有兩類:懸索橋和索道橋。
人行懸索橋,又名吊橋。指的是以通過索塔懸掛并錨固于兩岸(或橋兩端)的纜索(或鋼鏈)作為上部結構主要承重構件的橋梁。 主要結構包括主索、橋塔、橋面系和錨固系4個部分,必要時設置抗風索。其受力特征是荷載由吊桿傳給主索,通過主索傳給錨固系統,傳力系統簡潔明確,主要材料受拉,材料利用效率高。人行懸索橋的優點是可以使用較少的物質來跨越比較長的距離,而且可以造得比較高,容許船在其下面通過。因為造橋時不需要在橋中心建立臨時的橋墩,所以這種橋可以在水流比較深或比較急上進行建造。但是,這種類型的橋也有堅固性不夠強、不宜作為重型鐵路橋梁等缺點。
人行索道橋是由最早的鐵鏈橋演變而來,它是一種主要由穩定索、橋面索以及橋面板等組成懸索受拉體系的橋梁結構形式的橋梁。人行索道橋雖然結構造價低、技術簡單,但是因為橋面向下撓曲,所以不能像人行懸索橋那樣可以通過調整吊桿使得橋面系平順。此外,這種橋梁的缺點一是由于這種橋梁結構形式的質量中心都集中在橋面,抗震性與穩定性較差;二是較大寬度時,由于矢跨比小,主索拉力大,會導致主索和錨定材料用量大。